本文内容:
2019年3月27日,香港金管局表示,發放首批3張香港虛擬銀行牌照,正在積極推進其他5家。渣打銀行、中銀香港與怡和集團組合、眾安在線獲得香港金管局首批虛擬銀行牌照。 何為虛擬銀行牌照? 在香港公布推出虛擬銀行計劃時,香港金管局曾在官網上以對話形式面對公眾做過科普: 阿四:聽說有不少金融和科技公司都想在香港開虛擬公司,實際上和傳統銀行有什麼分別? 小森:虛擬銀行主要是通過手機和電腦提供零售銀行服務,沒有實體分行的。 阿四:挺有趣的,但是虛擬銀行沒有實體分行的話,客戶怎麼開戶頭啊? 小森:有很多方法的。好像有家銀行提供遙控開戶的服務,申請人用手機掃描身份證,一張自拍照,再遞交個人資料,然後大致完成申請開戶手續,不需要再去分行。 阿四:我最怕去銀行排隊,如果可以用手機和電腦處理所有銀行服務就最好。說是這樣說,雖然我非常支持新科技,但是將自己的血汗錢存進虛擬銀行,心裏有點虛。萬一有事發生,想上門找個人都沒有。 小森:不用擔心,金管局有規定虛擬銀行要在香港開設主要辦公室,不會連影子都找不到的。虛擬銀行申請牌照時要向金管局提交詳盡的業務計劃,而且要證明有充分財政實力,還要接受金管局的監管。另外,虛擬銀行同傳統銀行一樣會參加存款保障計劃,存款有最高50萬保障! 阿四:我又聽說虛擬銀行可以促進普惠金融,怎麼解釋呢? 小森:普惠金融的意思是普通群眾,不論收入高低,財富多寡都可以獲得基本的銀行服務。虛擬銀行不可以設立最低戶口結余要求,或者征收低戶口結余收費,令小額存戶可以有多個選擇。 阿四:什麼時候虛擬銀行會出現? 小森: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發出牌照後,虛擬銀行就可以準備推出市面,一有消息再通知大家。 虛擬銀行有哪些優勢? 按照香港監管局官方定義,“虛擬銀行”是指主要通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傳送渠道提供銀行服務的公司。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咨詢主管合夥人忻怡向新京報表示,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在運營模式和管理理念上存在差異。這些差異也從側面反映了虛擬銀行相較於傳統銀行,在成本費用、觸客模式、服務時效、風控手段等方面還是存在明顯優勢。 不過,忻怡同時指出,在現階段虛擬銀行的技術適配性仍存在局限,例如在賬戶開立、市場認可、人員配備等方面很難與傳統銀行在短期內相媲美。此外,更嚴的監管也會一定程度上限制虛擬銀行的經營。 據香港金管局,虛擬銀行需要遵守適用於傳統銀行的同一套監管規定,企業亦要在申請虛擬銀行牌照時另外一並遞交退場計劃。此外,金管局認為虛擬銀行不應設立最低戶口結余要求或征收低戶口結余收費。 虛擬銀行在外國已經有超過20年的經驗,那麼,香港的虛擬銀行定位是怎樣的?平安證券認為,外國的第一代虛擬銀行是用新的服務方式拓荒新的市場,而香港未來的虛擬銀行將會一開始便需要面對來自傳統銀行已發展的在線業務的激烈競爭。香港的虛擬銀行的定位可能是找到新的突破點去搶占傳統銀行的固有市場,或是成為助力其他金融業務發展的工具。 平安證券認為,預期首批虛擬銀行將會由具備多年傳統銀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領導,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亦可能傾向保守,結果很可能是部分創新能力不高的虛擬銀行只能通過發動價格戰去爭奪市場份額。 忻怡持有類似的看法,她認為,虛擬銀行中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科技公司的進入必將改變銀行業格局,首批授牌機構中非銀類的科技型企業占據主要部分。作為市場的新進入者,虛擬銀行在初期很可能通過價格戰以快速獲客,打破傳統的定價模式。與此同時,虛擬銀行和其生態圈將強強聯合,拓寬金融服務邊界。此外,面對即將到來的虛擬銀行的競爭壓力,傳統銀行亦會在加強客戶體驗、增強科技實力等方面做出適應性改變。 為何科技巨頭角逐虛擬銀行牌照? 自金管局2017年9月宣布鼓勵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以來,向金管局作出查詢及表示有意在香港經營虛擬銀行的公司超過50家。2018年8月,總計29家機構遞交了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申請。 香港金管局此前發布公告透露,在公眾咨詢期間收到的意見來自二十五位回應者,當中包括香港銀行公會、存款公司公會、消費者委員會、商會、金融科技業的業界組織、科技公司及專業機構。 在審批這些牌照申請時,金管局表示會優先處理能證明具備以下條件的申請人的個案: 申請人具備足夠的財務、科技及其他相關資源經營虛擬銀行。 申請人的業務計劃是可信和可行的,能提供新客戶體驗,並有助於促進普及金融和金融科技發展。 申請人已經建立或有能力建立合適的資訊科技平臺支持其業務計劃。 申請人獲發牌後能較早開始營運。 2019年1月,香港金管局向其中8家公司發出通知函,表示其申請已進入下一輪甄選。其中包括渣打香港、眾安在線,以及內地的科技巨頭騰訊和螞蟻金服等。 對於科技巨頭角逐虛擬銀行牌照,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向新京報表示,虛擬銀行牌照的含金量不僅僅在於牌照本身,它是內地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的一個重要起點,也是本土金融機構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式。發展順利的話,虛擬銀行在香港的空間較大。 忻怡認為,虛擬銀行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引來科技巨頭爭相申請。“伴隨大灣區逐步形成規模,內地與香港的金融互通需求將日益旺盛,虛擬銀行在結合互聯網場景與金融服務,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方面有著天然優勢,同時虛擬銀行無需在香港地區設立實體網點,采用全線上化服務模式,將大幅降低在香港地區的運營成本。目前香港地區整體線上業務發展趨緩,未來虛擬銀行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同時指出,虛擬銀行的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 李萬賦認為,從金融科技水平上看,虛擬銀行對金融科技水平的要求較高,了解香港本土金融環境的相關專業人員比較匱乏;香港金融科技發展較為落後,虛擬銀行發展所需要的配套金融環境還不匹配,比如移動支付手段推廣緩慢等。此外,適合香港本地、且具有吸引力的創新銀行產品考驗專業能力;此外,傳統銀行存量客戶規模龐大,虛擬銀行初期獲客難度較大,更有吸引力的產品也意味著可能更窄的利潤空間。 忻怡認為,虛擬銀行未來的挑戰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虛擬銀行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控制,以價格換短期流量,搶占市場的模式難以復制,一方面將受到傳統銀行業與本地居民傳統使用習慣的挑戰,不能單純依靠提升存款利率或降低服務費率,而是應當通過創新場景,為傳統銀行尚未覆蓋的部分客戶、尤其是小微企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平安證券更是直言,對於非銀金融機構和科企,虛擬銀行牌照是發展全面的金融業務的入場券。但現階段信息非常有限,無法有效分析虛擬銀行牌照能帶來多少利益。 香港推出虛擬銀行有何用意? 香港虛擬銀行的推出並不是一次全新的舉措,香港金管局早已進行過多次嘗試。早在2000年就頒布了《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宣布引入虛擬銀行,再到2018年兩次修訂《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以及今年首批正式發牌,虛擬銀行的推出是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一個重要環節。 香港監管局對外表示,歡迎在香港設立虛擬銀行,相信虛擬銀行的發展可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創新,並能為銀行客戶提供新體驗。此外,由於虛擬銀行一般以零售客戶為服務對象,當中包括中小型企業,因此有助促進普及金融。 在業內看來,虛擬銀行舉措的推出彰顯了香港在金融科技上不甘落後的決心。 忻怡表示,香港地區的監管環境、用戶習慣、金融業態等多方面與內地存在一定差異。同時,香港的教育水平、人才儲備、乃至信用卡、八達通卡的持有量及交易量等維度恰恰反映其金融生態已相當成熟。 不過,在全球各個國家都積極發展金融科技的浪潮中,不管是對標發達國家,還是內地市場,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水平確實相對比較落後。香港的銀行業也一直是三四家傳統銀行占據統治地位,創新動力較小,創新業務的發展非常緩慢。 而香港金管局去年開始著力發展金融科技業務,虛擬銀行正是其發展“智慧銀行”的重要抓手之一。另外,我國內地與“虛擬銀行”相似的互聯網銀行/直銷銀行等發展越來越成熟,也為香港發展虛擬銀行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商業模式。 在忻怡看來,香港推出虛擬銀行是順應發展的大勢。“考慮到香港居民特別是新一代香港居民對金融科技產品的旺盛需求,未來金融科技的存在能夠帶來更多的價值與空間。金管局推出虛擬銀行等七大舉措,目標就是多方面提升香港的金融科技實力,滿足香港市場不斷創新的需求。” 李萬賦說,虛擬銀行若成功推出,將為整個銀行業註入新鮮的金融科技血液,也會促進傳統銀行業的轉型,進而推動香港金融科技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和創新。另外,虛擬銀行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客戶體驗和更創新的普惠金融服務。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